2024, 41(2):1-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1
摘要: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间关系的试题中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主要为滑动变阻器用法错误、随意拼凑数据和三组数据无法得到确定的反比关系三种典型错误。剖析了每种错误的具体原因,给出了修改建议,期待能促进物理学科相关命题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2024, 41(2):3-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2
摘要:物理变化中存在着能量的变化。使用Compact PRO红外热成像仪对物质的溶解、浓硫酸的稀释和硝酸钾结晶三个实验进行了探究,对实验过程的热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对红外热成像技术获取的视频或图片进行直观的观察,可以减少认知负荷,加深信息留存率,提升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024, 41(2):7-9,3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3
摘要: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设计为例,剖析“素养导向”的中考化学实验试题命制特点与评价功能:依托教材实验考查必备知识,体现基础性;改进实验方案考查学科能力,体现综合性;开放实验设计考查科学思维,体现创新性。以评价促进教学,实现“回归本真,发挥实验教育功能;创设情境,培养化学高阶思维;深度教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实验教学目标。
2024, 41(2):10-1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4
摘要: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折射出一个人对事实和证据的敬畏程度,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需以科学态度严肃对待实验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理性地界定实验数据是否异常,并对实验数据异常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分析。
2024, 41(2):12-1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5
摘要:对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活动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补充和分析,包括果蝇的选择、培养基的制备、麻醉方法的探讨、计数对象分析和果蝇死因的分析。
2024, 41(2):14-1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6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校园惜时文化墙的设计为驱动性任务,将STEAM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中,以珍惜时间为主线串联和整合课程,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双重提升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架,实现“时间”文化育人的目标。
2024, 41(2):18-1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7
摘要:教材中直接得出安培力的公式,该知识点难度较大,传统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且只能定性探究,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该物理规律和公式。传统实验加DIS实验可对物理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探究,有利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4, 41(2):20-2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8
摘要:在教学中落实教新课标理念,多途径挖掘物理实验资源,选择DIY科技作品和儿童玩具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学习材料,精选有价值的实验课程内容,通过自制教具、身边的物品等,创新设计激趣实验,通过情境引入、建立物理模型、调查小水电站等课堂实验和课后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源,践行新物理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2024, 41(2):22-2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09
摘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在“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中,利用古法炼铜的真实情境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创新,利用问题引导和问题解决,围绕实验构建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该真实情境延伸为复习单元的主题,统整多方面知识体系,充分落实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2024, 41(2):26-2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0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再探NaOH溶液与CO2反应”为例,利用学程包软件模拟装置搭建,推送习题并反馈答题数据,利用DIS实验精准测出压强的变化数据。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原理,从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增加两个角度证明发生了反应。
2024, 41(2):29-3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1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思维、信息、知识等按照某种逻辑结构化,培养学生学科观念,提升学生内化学习能力。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按照一定的情境线索通过教学问题、学生活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其相应的学科素养。
2024, 41(2):32-3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2
摘要: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浅层学习居多,学生产生很多迷思概念。创设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系列实验任务,通过研究铁的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实验原理,用实验数据改变学生的固有概念,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2024, 41(2):35-3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3
摘要:在“观察叶片的结构”章节教学过程中,通过叶脉书签制作、撕叶片、多种方法观察气孔等探究,引领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现象到本质认识叶片的结构,帮助学生建构概念,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初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4, 41(2):37-3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4
摘要:以设计的一般过程为例,探讨了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主导课堂,以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以多样化的讨论、实践活动使学生全身心、高质量参与学习,注重学生主观能能动性的发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全面发展。
2024, 41(2):40-4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5
摘要: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受教材内容、课时、教学进度等因素影响,很难超越教材本身的知识点展开教学。为开阔学生视野,落实实验知识的多元化应用,可结合教学实践,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进行拓展性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
2024, 41(2):44-4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6
摘要:因为创新实验没有固定的模板或标准操作流程,所以它才能够真正体现创新性特点,从而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有鉴于此,结合教学实际,开发具有个性化的浮力趣味创新实验,在凸显实验创新性特点的同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4, 41(2):46-4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7
摘要:分析教材发现,误差是提升“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采用演绎法、归纳法、平均值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对“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进行误差分析,从中找出优化实验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教师优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条新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2024, 41(2):49-5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8
摘要:为实现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的可视化,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改进实验装置,直观地将时间-温度曲线显示出来。这一实验改进具有操作方便、可实时观察物质变化并记录对应的温度数值、自动生成对应的时间-温度曲线等优点,既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又可使学生了解熔化曲线与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最终学会凭借图象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024, 41(2):51-52,6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19
摘要: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家庭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利用智能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探讨弹簧振动,既能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又能验证中学物理弹力理论中的基本规律——胡克定律。
2024, 41(2):53-5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0
摘要:利用手持传感器监测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铜沉淀的过程,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该反应的pH变化过程,客观解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现象、真实反应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并据此为氢氧化铜的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 41(2):58-5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1
摘要:实验室制取固体酒精一般是采用硬脂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皂化反应,反应涉及腐蚀性的强碱性物质,不仅实验耗时长、不易成功,而且有安全隐患。经过反复试验,直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肥皂作为原料,在试管中用热的酒精将肥皂融化,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混匀,冷却后就可以自制成固体酒精。该方法取材方便,贴近生活,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实验安全性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适合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实验。
2024, 41(2):60-6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2
摘要:“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中的重要实验,其对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及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验存在实验步骤复杂、取材不易、耗时长、反应现象不明显等诸多缺陷。综述了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等方面的改进与拓展。
2024, 41(2):63-6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3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环节。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为例,以项目式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对实验的材料选择、操作方法等进行复盘和改进,帮助学生深入拓展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为同类型实验的开展提供范例性教学模式。
2024, 41(2):66-6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4
摘要:“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教材重要内容之一,但教材实验设计存在研磨困难、过滤效率低、步骤烦琐等不足。采取器材改良、材料预处理、去除干扰等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可使实验器材更加精简、实验过程更加便捷。依据新的改进策略,以分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分别探究新鲜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放置时间不同的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芹菜不同部位维生素C的含量,既能提高学生实践和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 41(2):68-7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5
摘要: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不仅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习兴趣。验证性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很多教师基于已有经验,大胆猜想,自制教具。为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自制创新型教具,演示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既能弥补教材上没有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实验的缺憾,又可增强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从教学效果上看,用创新实验串起课堂,可使实验情境更贴近生活,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24, 41(2):70-7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6
摘要:从实现完备的实验器材、有对比度的实验现象以及便捷的操作方式入手,对“安培力的方向”传统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教具,具有原理易懂、材料易得、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等优势,能有效帮助教师增强实验演示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2024, 41(2):72-7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7
摘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存在三个缺点:一是对比效果不够明显;二是没有通过真实的实验数据得到压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三是比值定义法的使用较为生硬。为此,用弹簧代替海绵,把弹簧形变通过指针放大并读出刻度;而后,借改变砝码个数改变压力;最后,通过改变支撑托板的弹簧个数改变受力面积,便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得到定量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运用控制变量法和比值定义法建立压强概念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024, 41(2):74-7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8
摘要:燃烧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质浓度对化学反应的重要影响作用,可在对比不同物质在氧气与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定量意识。以此理念为指导,利用锥形瓶、注射器、盖式漏斗(液封漏斗)、电子脉冲点火器、细铁丝等材料自制一款燃烧教具,将其引入教学之中,既可以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又可以分析不同版本教材中的铁丝燃烧实验之间的差异。该教具既适用于教师演示实验,又适用于学生分组实验,同时集氧气的发生、收集、验满、燃烧于一体,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等优点。
2024, 41(2):76-7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29
摘要:结合化学和物理知识,利用废旧电动茶炉吸水泵、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塑料饮料瓶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品和品红、熟石灰、甲基橙等化学药品,设计并制作一款动态且逼真的“尿液形成模拟演示器”。该教具的优点在于,实验演示具有自动性、连续性和持久性的优点;制作过程和实验操作均比较简单,且教具可随时拆装;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制作材料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废弃物,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废物利用的意义;将生物知识、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能充分呈现学科融合理念。
2024, 41(2):79-8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0
摘要:教材中制酒制醋实验装置的不足:不能控制发酵温度等变量,不能控制发酵的起止,不能直观观测发酵速度,不能足量供应氧气,不能严格控制无菌环境。为此,利用亚克力板、启普发生器、制冷器等器材创新自制制酒制醋发酵装置,具有设计科学、操作简单、一具多用、低成本、可用范围广的优点。一方面,可测得最佳发酵温度范围,有助于学生使用该装置开展制酒、制醋及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等探究活动;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024, 41(2):82-8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1
摘要:在实施技术工程类的课程教学时,应明确课程类型。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可运用创设真实情境、整合跨学科知识、提供动手实践机会、以问题驱动学生自我反思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紧扣新课标要求、提供结构性材料和工具、合理安排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以评促思促改。
2024, 41(2):85-86,9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2
摘要:在低学段科学探究实践中,可以基于核心概念将学习内容分解成若干个“进阶式”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综合性、基础性。然而,很多教师对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特点和意义认识不清,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感到迷茫。因此,从本质上认识学习任务群,找准学习任务群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路径十分重要。
2024, 41(2):87-9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3
摘要:把握科学课程学段衔接教学,有助于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以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教材中“电与磁”相关单元学习内容为例,结合科学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聚焦学科核心概念,梳理教材内容进阶结构图、学习内容要求进阶图和学业要求中核心素养进阶图,有效利用跨学科概念,就落实科学课程的学段衔接教学、推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
2024, 41(2):92-9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4
摘要:实验不仅要“做”,更要“想”。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聚焦设计的目的性,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假说,培养其预见和自主决策能力;要关注设计的阶段性,让学生从“说实验”到“写实验”,帮助他们建构科学思维;要注重设计的多样性,实现分层设计,体现思维差异,提升创造能力。
2024, 41(2):94-9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5
摘要:以自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实验演示装置为例,介绍了工程视域下实验改进的流程与方法:在工程决策阶段明确改进需求,在工程设计阶段创建改进方案,在工程实施阶段迭代实验装置,在工程展示阶段开展改进教学。在实验改进中融合工程思想,可以切实提高教师实验改进的技能,改善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2024, 41(2):98-10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6
摘要:创客教育理念下可以从优化教学方法、推进多场景的创客教育实践;教师角色转变,倡导项目式教学;学生角色转变,注重沟通协作;融合创生,形成创客文化;多元评价,注重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等路径入手,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024, 41(2):100-10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7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具有危险性、耗时较长、不易实际操作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需要借助NB虚拟实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初中物理“焦耳定律”习题课教学片段为例,采用NB虚拟实验辅助习题教学,使学生跨越时空,在仿真实验环境中经历与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
2024, 41(2):102-10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8
摘要:希沃白板5自带触摸屏,具有“NB实验室”“投屏”功能,借此可以让学生看清实验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所提供的大量课件、视频、音频、微课、习题等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操作相对简单,将其与物理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2024, 41(2):105-10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39
摘要:以“分割法确定晶胞中粒子间的位置关系”采取的“微课的混合学习方式”课题学习为例,介绍了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效果对比分析、微课的混合学习方式的实践应用价值和反思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表明:该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和多种媒体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4, 41(2):108-11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40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寓于具体直观形象的场景之中,通过创设虚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是外语教学经常利用的方法。利用数字全息技术进行虚拟情境模拟较之传统的情境素材平面展现技术具有三维立体成像、身临其境的画面感、同步交流等特点,提升了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知获取输出度。此外,还可以丰富外语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辅助教师教学设计和评估,促进教师职业角色转变。
2024, 41(2):111-11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41
摘要:美术学习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善用智慧教育,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逐步让学生共享优质资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美术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探讨智慧教育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与应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新见解和新思路,旨在使其有效地发挥对学生美术学习的促进作用。
2024, 41(2):113-11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42
摘要: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渗透教学环节,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优化教师教学手段,顺利突破重、难点;构建探究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2024, 41(2):115-11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43
摘要:基于“微辅导”的视角,提出高中化学微信公众平台的辅助教学策略。明确高中化学微信公众平台的辅助教学原则,坚持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及实用性。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搭建高中化学微信公众平台,明确高中化学教学流程,探索化学教学策略,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辅助教学效果,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2024, 41(2):118-12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44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联系日常生活,重视化学实验,结合生产实际将现行教材融入劳动教育,能促使学生形成劳动精神、习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新劳动观念。化学是以动手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育内容在本质上都具有“生产性”,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能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2024, 41(2):122-12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4.02.045
摘要: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式,梳理了徐州市10家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从历史及现状两个维度,分析了基地建设转折的原因,从基地建设规模、课程建设、服务效果等方面指出了现阶段基地建设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引导、机制建设、教师培育、特色课程、立德树人及数字化改造与建设等方面对基地建设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