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40(9):1-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1
摘要:对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插图进行认真分析,深入了解插图的功能和意义,思考插图的合理性。由于部分插图未能贴近生活,学生难以理解,没有达到插图的功能及效果,提出了修改建议,以期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补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2023, 40(9):3-4,2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2
摘要:基于“新课程标准”和“双减”背景下的深度学习理念,对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践作业设计原则、内容选择、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引导学生走向自主探究实验,走向生活,实现“探索—实践”的深化课程,从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养成学生之必备品质和核心能力。
2023, 40(9):5-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3
摘要:新教材对于“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既要求进行科学探究,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理论分析。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通过探究任务和方案的设计,促使教学过程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通过强化对图象的分析以及各物理量关系的讨论,拓展探究电容器充放电时间的影响因素,从而强化学生对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电容器储能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 40(9):8-1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4
摘要:基于生活真实情境,以“水族箱草缸的研究”为项目,该项目中分解出:草缸过滤系统、草缸气体系统、草缸日常护理3个子项目进行研究,选取其中子项目二“草缸气体系统”,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分析草缸气体系统”“评价改进气体装置原型”“制作绿色装置分享成果”3项任务开展初中化学气体发生装置改进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化学价值观、绿色化学观念的认识,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表达交流能力,建构改进装置思维模型。
2023, 40(9):13-1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5
摘要:新教材与原教材在栏目编排、教学内容、整体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新教材关注化学学科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关注化学史的作用。“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栏目中的部分习题以生活、生产、化学史为情境进行科学命制,习题栏目设计凸显分层与进阶思维,习题类型编排落实诊断与评价功能,习题内容设计注重情境与问题融合。研究教材变化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分析课后习题与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关系,从而充分利用习题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23, 40(9):16-1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6
摘要:通过依境寻碱、用境探碱和寻境用碱三个教学环节探究碱的性质、构成和用途,引导学生建构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形成科学的物质观。从真实情境出发设计问题,以实验探究方式解决问题,在建构、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达到认识思路结构化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2023, 40(9):19-2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7
摘要:对“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实验进行改进,通过创新实验材料、优化实验方案、改进实验装置、拓展实验设计和整合关联实验,使得实验装置便携、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效果直观,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达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目的。
2023, 40(9):22-2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8
摘要:围绕“厨房中的燃料”构建真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讨论选择厨房燃料的依据,并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学习燃料能提供能量的本质原因,继而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决天然气、氢气能否替代液化石油气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递进式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转变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
2023, 40(9):25-2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09
摘要:以膨松剂这个真实情境为背景,从简单问题情境到真实的复杂问题情境,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复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膨松剂的作用原理,更能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落实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2023, 40(9):28-3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0
摘要:以传统明矾炸油条为真实情境,以人们对膨松剂改良的需求作为线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水溶液中离子相互作用复杂问题的综合分析,依次解释明矾和食用碱、臭粉以及复合膨松剂炸油条的原理。教师提出“酸剂”和“碱剂”,学生通过概括不同发酵原理,从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过程重新理解酸性,进一步发展了酸的概念。
2023, 40(9):32-3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1
摘要:以真实问题情境“铁锅炒菜能补铁吗?”为主线,通过数字化实验——色度传感器,帮助学生了解铁锅炒菜过程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借助证据推理掌握铁盐、亚铁盐的性质及其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而熟悉铁锅炒菜的化学原理。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
2023, 40(9):35-3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2
摘要:以“水垢的产生和去除”教学为例,从生活用水实际出发,结合网络信息的讨论,以驱动性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结合实验与资料,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以及师生共同总结、反馈提升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并体会沉淀溶解平衡等化学反应原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3, 40(9):39-4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3
摘要:大多数家庭处理自家厨余废油的方式是直接倒入下水道,这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提到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实验教学,以厨房中的废油脂为切入点,实验部分以制备生物柴油为主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了解实验原理,统筹掌握包括回流、水浴等实验操作技能。既加强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实验操作水平,深化“绿色化学”理念。
2023, 40(9):42-4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4
摘要: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系列演示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光的波动性的重要实验。在教学中,常利用其一系列演示实验丰富的演示效果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破教学难点。但教材演示装置尺寸略大、搬运笨重、操作烦琐、演示成功率低,且其演示的单一性并不利于实验探究素养的落实,这给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为此,利用有机玻璃板、载玻片、电池盒、半导体激光器等材料,对该演示实验装置进行创新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具有原创性、简洁性、便携性、趣味性、实用性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演示的成功率。
2023, 40(9):45-4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5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演示“摩擦起电”实验时,成功与否不仅要看操作,有时更要看天气条件是否满足实验要求。为此,利用角铁、亚克力板、泡沫板、透明胶制作1个可拆卸的透明密闭箱体,并结合细线、磁体、有机玻璃管、橡胶棒等材料,制成“摩擦起电”演示实验装置并用于教学,此为第一期改进。在第一期改进基础上进行第二期改进:对箱体尺寸进行必要的缩小;特制1只干燥瓶并配合电吹风机工作,即改为冷风干燥;改良电吹风机并在箱内加装插座。经两次改进,装置能确保在高温潮湿条件下完成“摩擦起电”等静电演示实验。这一实验装置的改进,既拓宽了实验改进的思路,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教学实践验证,装置具有可视度高、操作简便、容易拆卸、便于运输及保管方便的优点。
2023, 40(9):47-4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6
摘要:某地一道中考题涉及的“二氧化碳性质”组合实验装置较为复杂,尤其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未排除烟囱效应的干扰。在充分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借助石蕊指示剂、T形三通管、细沙和隔板等常见物品重新设计了两个二氧化碳性质组合实验。经操作验证后发现,改进后的实验不仅科学直观,而且简单实用。
2023, 40(9):50-5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7
摘要:钠的相关知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钠可以与水发生反应是钠的一个重要性质。为了克服教材实验存在的反应剧烈、容易引起爆炸等不足,利用硬质玻璃管、橡胶塞、酚酞试液等材料设计钠与水反应的微型实验。该微型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效果较好。
2023, 40(9):51-5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8
摘要: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且成分较为简单,非常适宜刚学化学的学生展开探究,但现行教材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方式有待商榷。为此,根据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性质,将3个探究实验设计在1个装置中完成相关实验操作,不仅实现探究过程的融合,而且简化了实验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成功率。
2023, 40(9):53-5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19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认为酸化的铁盐溶液比没有酸化的铁盐溶液有更强的氧化性。为此,采用数字化实验手段对酸化过程中氯化铁溶液氧化性的变化过程进行探究。结合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加水稀释对氯化铁溶液氧化性的影响、盐酸酸化对氯化铁溶液氧化性的影响和硫酸酸化对氯化铁溶液氧化性的影响,很好地证明了酸化的铁盐溶液比没有酸化的铁盐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2023, 40(9):55-5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0
摘要:对中学化学的合成氨、铁粉与水蒸气反应、C2H5OH催化氧化、SO2制取及性质等疑难实验进行微型化设计,能够做到在节约试剂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实验效果上看,一方面具有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的优点,另一方面可方便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023, 40(9):59-6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1
摘要: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酶的高效性”实验存在实验误差大、具有安全隐患、无法收集产生的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等问题。在辩证比较传统实验和数字化实验的差异、不同来源酶的实验效果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流速调节器、单向阀、氧气传感器、DISLab数字化平台(含软件)等实验器材,对原装置进行定量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和精确度。
2023, 40(9):62-6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2
摘要:摩擦力一节是物理课程中颇为重要的章节之一。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现象随处可见,但学生对其理解仍较为困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感受静摩擦力,进而认识、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及其特点,将一款自制的结构简易、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静摩擦力演示仪引入课堂,能够放大“相对运动趋势”,使其现象实现可视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教学结果表明,该演示仪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物理现象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颇具实用性。
2023, 40(9):66-6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3
摘要:利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物理原理,设计一款可在磁铁轨道上悬浮、移动的磁悬浮小车,结合红外遥感装置,并利用电机以及扇叶的风力驱动装置,可实现磁悬浮小车的前进、后退等指令的操作。在教学中,利用无线遥控的磁悬浮小车,一方面可以演示磁现象、解析磁悬浮原理,另一方面可以在车撤去外力的情况下,验证“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023, 40(9):69-71,7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4
摘要:模型制作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包括明晰材料用具、熟悉制作方法、操作眼球模型、理解模型原理等4个主要步骤,包含制作可变焦晶状体模型、眼球壁模型、玻璃体模型以及组装使用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等4个部分。通过眼球模型制作,学生理解了眼球成像的生物学知识,在锻炼探究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生活意识。
2023, 40(9):72-7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5
摘要:小学科学长周期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参与度不高、完成质量不乐观的情况。在长周期实验过程中,借鉴心理学相关机制,可以达成:合理调控学生的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调节期望水平和心理动机强度;明确靶目标,引导正向团体氛围;强化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学生参与的幸福感;保护探究热情,有效提高长周期实验的完成率和完成质量。
2023, 40(9):75-7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6
摘要:实验活动对于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能与实验活动“有效对话”,产生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时,学生的学习自然能从“学会”转向“会学”。当下课堂中的实验活动困境阻碍了学生与实验活动的“有效对话”,对此,归纳并提出“运用直接对比,让烦琐数据现象化”“借用直观技术,让实物暗箱透明化”“引用微课资源,让操作流程直观化”“巧用模型模拟,让抽象问题具象化”“利用生活废品,让实验材料丰富化”等5种改进策略,能够助力学生实现与实验活动的“有效对话”。
2023, 40(9):79-8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7
摘要:小学科学记录单在使用中存在指引不清晰、与学生能力不匹配、没有思维逻辑及结果不完整等问题。有效的科学记录单能将探究结果和学生表现外显化,能链接学生探究行为和科学思维,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经实践研究发现,在遵循进阶性、思维性、可视性、结构性的原则下,结合深度学习、学习进阶的理念设计记录单的策略有:遵循学情,捋顺逻辑思维;关注目标,明确记录目的;选择形式,合理可视记录。借助合理有效的活动记录单,学生能指向关键问题,指示正确步骤,呈现可视化思维过程,达到建构科学概念的目的和深度学习的效果。
2023, 40(9):84-8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8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项目化学习,从“工程实践,体验项目特色”“巧借要素,优化探究过程”“切入课时,践行小微项目”三个方面梳理出了行动路径和策略。实践证明,基于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项目化学习,能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2023, 40(9):87-8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29
摘要:科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而实验探究活动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途径。以“水去哪里了”一课为例,基于对教材常规实验存在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优化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陶瓷发热板模拟太阳照射下温度升高的环境,并巧妙借助湿度传感器来精确观察蒸发的过程,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2023, 40(9):89-9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0
摘要:小学科学“声音”单元传统课后作业繁杂低效。对此,可尝试通过创设情境、趣味化作业形式、改变传统展评模式来改善上述问题,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内驱力,提升作业效度。设计“隐形分层”的自助套餐模式,可帮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使“双减”背景下的科学课后作业充满温度,促进每一位学生在轻负高效的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
2023, 40(9):93-9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1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学生四个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改变现有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现状,以“平面设计献礼‘校园五周年庆’”单元项目设计与实践为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优化项目式学习流程,助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2023, 40(9):97-9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2
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虚拟仿真实验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实验预演将微观实验现象和连续实验过程以宏观形式展现,在弥补传统生物学实验耗时长和效果差等缺陷的同时,可以为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逼真、便捷、生动的实验操作环境,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增加复盘时间,利用虚拟仿真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通过分析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辅助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基于实践案例,探究如何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
2023, 40(9):100-10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3
摘要:我国一些农村学校资源薄弱,规模小,师资欠缺,导致教学团队缺乏专业性,教学条件差异大。因此,以“网络”为载体的教研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对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涟源市斗笠山镇中心小学“1+2”网络校联体为例,通过分析网络校联体教研模式的建构,探究网络校联体教研平台的建构与实践意义。
2023, 40(9):102-10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4
摘要:古诗词阅读对于高年级视障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困难。为此,可在结合盲校学生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引入古诗词教学之中,既可以借其引导学生品鉴古诗词的内涵,加强古诗词诵读,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从而使学生走近古诗词、亲近古诗词,最终达成提升盲校高年级视障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信息技术运用于盲校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为视障学生埋下了热爱古诗词学习的种子,使古典诗词在学生心中不断生根发芽,达到了提升盲校高年级学生鉴赏古诗词能力的目标。
2023, 40(9):106-107,12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5
摘要:对小学课外导读课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技术提升导读课质量的必要性,以期基于信息技术解决导读课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导读课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3, 40(9):108-11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6
摘要:简要讨论了大型语言模型的当前状态及其应用,以及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创造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个性化学习体验。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和事实检查是整合并充分利用大型语言模型的必要条件。同时,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所带来的其他挑战,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挑战,以及大型语言模型应用于教育的建议。
2023, 40(9):111-11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7
摘要:物理演示实验是一种能将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地展示给学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启发物理思维的教学手段。为适应新时代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实验中心在物理演示实验大厅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从开放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使物理演示实验室不仅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更成为学校对外服务社会的一个窗口,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地区影响力。
2023, 40(9):114-11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8
摘要:教育装备是保障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对于教育装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规范、科学管理以及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意义。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系统化设计、教育装备更新换代、教育装备的后续管理以及满足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需求等几个方面,既能确保所研制的教育装备标准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又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2023, 40(9):116-11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39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而化学实验室是教师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技能目标的重要场所。化学实验室的顺利运行以及高效管理,可以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基于“项目管理学”理论指导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可以使得繁杂的实验室管理实现系统、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实验员运用该理论可以更顺畅管理实验室,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
2023, 40(9):119-12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40
摘要:重庆市九龙坡区经过调研和研究,以学校特色功能室为立足点,统一建设区域新型混合式科学教育学习空间,研发科学教育实践学习课程,推动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同步开展,强化区域保障协调机制,构建起区域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知识和理论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从而实现区域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
2023, 40(9):122-12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9.041
摘要: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各中小学融合劳动教育建设高效课堂,不断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习惯和能力,努力做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创建劳动教育新模式,全区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以编写校本教材为手段,将劳动技能和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完成了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从教育实践的效果上看,全区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管理机制的建立,及时总结课程建设案例经验,从而为基层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