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40(7):1-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1
摘要:大气压强比较抽象,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创设小微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包括利用身边器材,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利用生活物品改进测量器材,提高大气压强测量的精准度;利用身边常见物品,呈现大气压强的运用。
2023, 40(7):3-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2
摘要:山东科技版新教材《物理》新增“科学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一节,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提高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改进原传感控制方案,能更有效满足实际场景控制需求,使此类实验更具可靠性、情景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 40(7):5-5,1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3
摘要:“双减”背景下思考物理学科作业的优化策略,回顾作业的功能,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作业设计,有实践类作业、视频类作业、制作类作业。根据时间段,分假期类作业、课堂作业、周末作业。有效化、科学化、个性化设计作业,不让作业成为考试的工具,而是知识的补充。
2023, 40(7):6-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4
摘要: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实验探究类、跨学科实践类、调查报告类3个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为例,从设计目的、作业内容、呈现方式、实施建议等多维度探究作业设计。归纳总结出综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依据:要基于课程标准,要指向核心素养,要源于教材内容。根据新课标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类作业,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自学、分析、交流等能力,最终达成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023, 40(7):10-1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5
摘要:通过创设新情境SO2,设计引发持续学习的进阶问题,引导学生搭建SO2实验室制取装置,并通过合作交流、反思优化和创新实验装置等环节,改变了原来通过归纳和梳理落实知识为主的浅层复习,提升了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 40(7):14-1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6
摘要:深度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够培养人,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深度教学,从学科本源上进行教学,突破学习难点,确保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而手持技术的引入解决了有关“核心概念学习”“课标难点突破”“典型实验探究”等方面的化学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其科学实践能力。通过案例介绍手持技术是如何促进深度教学以及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手持技术的应用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深度教学。
2023, 40(7):18-2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7
摘要: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念要求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章末复习为具体案例,建构了情境体验式章末复习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型。进行了情境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2023, 40(7):22-2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8
摘要:以蕨类植物鞭叶铁线蕨为例,介绍如何观察蕨类植物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利用不为学生所熟知的蕨类植物配子体为观察对象,可以丰富拓展活动的探究内容,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锻炼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 40(7):24-2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09
摘要:对一道电学实验题进行了素养分析,在题目求解过程中提出疑问和猜想,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与不确定度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证实猜想、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和学生在对试题的误差分析中,明确试题“考什么”“怎么考”,让试题引导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编制电学实验题的能力。
2023, 40(7):28-3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0
摘要: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课中课后题的插图为例,借助实验还原的方式,将实验效果和插图效果定量对比分析,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实验策略,最终取得相对满意的实验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探讨两种不同结构的喷壶工作原理,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物理概念或原理。
2023, 40(7):31-3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1
摘要:以葡萄酒中SO2的作用为真实情境,在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SO2的性质、制备和含量的测定等基本知识。在学习SO2的性质过程中,建构模型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对高中化学知识的融合与应用,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 40(7):35-3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2
摘要:基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设计一堂以含氯消毒剂为主题内容的课。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浓度、酸碱性对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影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证据意识、探究意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化学世界,逐步揭示消毒本质,凸显化学物质的社会价值,体现社会责任感。
2023, 40(7):38-4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3
摘要: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教师依据论证模式的简化模型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基于科学史情境,亲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建构生物学的经典核心概念,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发现的激情,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深刻体会生物学的科学本质。
2023, 40(7):41-4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4
摘要:在深度学习理念下,通用技术教学课堂应做到:教学内容上关注核心素养,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教学,教学目标上重视全面发展。以“电容在延时电路设计中的应用”一课为例,阐述以深度学习理念指导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2023, 40(7):44-4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5
摘要:初中科学实践具有主体性、开放性、融合性、多维性、过程性,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借鉴STEAM教育理念,设计项目化学习,拓宽项目化学习时空;提升科学实践能力,为项目化学习的常态化开展提供有效策略。
2023, 40(7):48-4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6
摘要:借助物理建模深度分析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从中揭开逆风借力所包含的大智慧。受此启发,制作风帆小车,模拟演示帆船逆风前行这一物理创新实验,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用物理思维思考问题、用科学观念建立物理模型的品质,另一方面可提升其自我综合素养,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大自然中存在的未知奥秘。
2023, 40(7):50-5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7
摘要:在做验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演示实验时,有师生质疑两块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可能是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为此,通过进一步实验释疑:先将实验放在近似真空的环境中来排除大气压力的作用,再测出所挂钩码的最大重力(Gmax)与最大大气压力(Fmax),最后通过比较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简单有效,便于推广。
2023, 40(7):52-5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8
摘要:蜡烛燃烧实验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其中熄灭蜡烛点燃白烟操作不仅存在白烟量少、易消散的问题,而且易受风影响,导致点燃操作不易成功、现象不明显。为突破该实验难点,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选用初中实验室常见仪器进行实验改进,选出了实验效果好的辅助装置。
2023, 40(7):54-5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19
摘要:利用葡萄糖酸钙片、细黄土等作为原料,科学设计了“群蛇狂舞”系列趣味化学实验。该系列趣味化学实验特点是效果明显,成功率高,材料来源广泛且廉价易得,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可以作为初中化学课或小学科学课堂上的趣味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3, 40(7):57-5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0
摘要:教材中所给燃烧实验的不足分别是: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较高的温度,难以点燃;铁和铜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逸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铁在硫中燃烧时副产物较多,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明显的实验效果,在增强实验趣味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23, 40(7):59-60.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1
摘要: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属于其重要物理性质,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之一。分析现行多版教材和文献资料,总结利弊,提出新的改进方法,有效解决了“烟囱效应”、热气流冲散二氧化碳等问题的干扰。改进后的实验简单易操作,现象明显易观察。
2023, 40(7):61-62.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2
摘要:借助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等仪器,组装成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装置。该装置操作简便,药品用量少,白色沉淀保持时间长,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将抽血化验过程中的医用器材引入课堂,由真实情境迁移为真空采血管在Fe(OH)2制备实验中的课堂妙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3, 40(7):63-6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3
摘要:基于高中化学物质检验实验中的焰色试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制作便携式焰色蜡烛、甲醇助燃的焰色试验和电火花助力下的焰色试验等3个改进焰色试验的方法。
2023, 40(7):65-6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4
摘要:针对教材中“呼吸运动的模型”实验存在的不足,可充分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简单器材制作实验装置,用水管、铝芯电线代替教材中模型1的方形小木条和扁形小铁片,用矿泉水瓶代替教材中模型2的玻璃钟罩,改进和优化实验装置。实验改进和优化后,所需器材简单,实验装置容易制作,操作方便,能让学生动手实验;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明显,便于师生观察;既能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达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2023, 40(7):67-6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5
摘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生物学课堂要注重探究与实践,以此强化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品格。以苏科版教材中的“碳氧平衡”实验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与判断,得出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从实验的材料、方法、装置的构造、搭建与实施等方面,对实验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以便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培养批判与创新思维,从而让学生有效地理解碳氧平衡的意义。
2023, 40(7):70-7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6
摘要:力学轨道小车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仪器,但传统的轨道是平板式的,当小车在平板上面滑行时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实验效果。有鉴于此,利用顶装式铝合金材质的窗帘轨道等材料,设计并制作全封闭悬挂式小车和相关控制机构,克服传统轨道小车的不足,既能减少实验误差,又能提高测量速度和加速度实验的效率。
2023, 40(7):72-7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7
摘要: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重力”一节的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这一概念,常常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相混淆。为破解这一教学难点,利用常用器材自制教具——重力方向演示仪并用于教学。该演示仪能够直接呈现重力方向与水平面的垂直关系,便于引出竖直向下这一新概念。同时,能呈现竖直和垂直两种现象,非常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完美地突破重力方向的知识难点,轻松解决教学问题。
2023, 40(7):74-7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8
摘要:为讲好初中生物学“病毒”一章,可带领学生利用常见材料制作冠状病毒娃娃模型并用于教学,一方面将冠状病毒形象化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冠状病毒结构的特征,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学学科的结构与功能观。学生动手参与制作冠状病毒娃娃模型,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023, 40(7):76-77.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29
摘要:为使学生直观感受听觉形成的过程,利用拾音器MIC、电子集成模块IC、发光二极管等材料制成演示教具——听觉的形成教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觉形成的整个过程。只要有声音,该教具就能自动完成整个听觉形成过程的演示,操作简单有趣、直观形象、较为逼真,极易引起学生或参观者强烈的探究兴趣。
2023, 40(7):77-7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0
摘要:为克服教科版教材中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的不足,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采用2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其中1个容器通过Vc泡腾片释放二氧化碳,使容器内形成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空气。为增加实验的演示效果,先利用取暖器同时对2个容器进行加热,再对比2个容器的温度变化,即可展现出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效果。
2023, 40(7):79-82,9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1
摘要:随着科学教育的纵深发展,小学科学课堂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维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方法的选择。基于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实践特征和兴趣导向实现方式的思考,要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科学课程学习,更好地实现科学知识内容的迁移和应用,切实解决“让学生科学核心素养落地”这一难题,学生元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目前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略。元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相辅相成,二者对推动小学科学STEM课堂实践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2023, 40(7):83-85.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2
摘要: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科学STEM课程培养的关键能力。小学科学STEM课程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群组交互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为了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建构小学科学STEM课程时要明确“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价交流—迁移应用”6个问题解决环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学习支架、培育思维能力、深入实践探究、加强交流评价和重视应用迁移等策略,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会分析问题要素,制订和实施解决方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2023, 40(7):86-8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3
摘要:小学阶段虽然是学生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受限于身心发育特点,其反省思维和管理自己思维的能力较弱,很难做到同时处理多种信息并持续思考。在STEM课程中开展课前测、设置任务单、进行跟踪评估,通过制订方案、执行控制、检查结果、修正补救等环节解决问题,并在解决劣构问题和多元评价中丰富元认知体验。STEM课程是习得并丰富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的有力载体,对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促进作用。
2023, 40(7):89-9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4
摘要: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在课程设置和课堂实施中融入STEM理念,提升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制定多维学习目标、立足项目探究活动以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能够提升学生对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等思维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2023, 40(7):92-9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5
摘要:STEM课程的课堂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课堂评价,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认识自身的学习行为和认知行为的全过程,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自身元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探寻合理、高效的评价机制,提升STEM课堂效能,需要从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维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在STEM课堂中让学生更高效地管理和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
2023, 40(7):95-9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6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显著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利用云平台的在线融合,即时在网络环境中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利用虚拟实验室NOBOOK软件将实验过程直观逼真演示出来;利用微课的翻转融合翻转了教学顺序,“以学定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数据与评价的自然结合,方便教师因材施教。
2023, 40(7):96-98.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7
摘要: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的必备知识与技能。粤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上好这门课,切实改善教学效果,依然值得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深入思考。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可初步归纳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合作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实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展开教学;结合学情,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训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023, 40(7):99-10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8
摘要:在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新课标视域下,戏剧成为跨学科美育的重要媒介。当下小学戏剧教育存在校园缺失美育文化、学生缺乏自主创造、教师缺乏戏剧素养等问题。可依托信息技术建设小学戏剧教育资源,通过创设线上微课活动,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开展线上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搭建层次多样、评价多元的戏剧教育翻转课堂,服务区域文教产业发展。
2023, 40(7):101-103.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39
摘要: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高职英语课堂出现功能失衡和结构失衡的现象。顺应时代需求、响应政策号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因子的引领作用。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构建良好的高职英语生态课堂,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英语人才。
2023, 40(7):104-10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40
摘要:互联网+教育”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改革契机,其能够在转变当前教学模式的前提下,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探讨了将网络学习空间的项目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通过课前知识选择加工、课中知识内化建构、课后知识应用迁移、教学效果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023, 40(7):106-109.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41
摘要:信息技术有效融入物理教学,能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压强相关实验,利用智能手机中Phyphox软件具有的动态显示记录、高精度和直观显示图像等特点,探究压强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弥补了传统压强相关实验中的不足。
2023, 40(7):110-11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42
摘要:为扎实有效地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员专业队伍建设,提升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服务及管理水平,实现图书馆(室)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图书馆(室)育人作用,对2013—2019年间参训的新疆伊犁州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员进行问卷调查,并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参训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员的意见和建议。在结合调查分析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政策引导,使培训有动力;因地制宜,做到培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使之更接地气;创新培训模式,让新媒体技术融合培训全过程;躬身践行,督促培训成果转化;汇聚力量,为培训‘添砖加瓦’”的对策,以切实提升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员的业务能力,保障培训效果。
2023, 40(7):114-116.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43
摘要: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使得我国中小学实验教学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实验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缺乏实验教学经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造成我国中小学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困难,进而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此,从提升实验教学重要性出发,借鉴理论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实验教学的多元化、完善实验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等举措,以期为提升中小学实验教学水平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2023, 40(7):117-121.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44
摘要:梳理劳动校本课程和活动发现,其常见的堵点有:任务吸引力不足;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重形式,轻内容;数据多头。有鉴于此,采取表现性评价解决堵点问题。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劳动项目化评价的设计要点是:创建“具身劳动表现”任务,构建“具身劳动评价”标准,其实施举措是构建劳动项目化评价的实践路径,提高劳动项目化质量。
2023, 40(7):122-124. DOI: 10.19935/j.cnki.1004-2326.2023.07.045
摘要:培育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精神是提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立足于“三全育人”理念,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精神。为达成目标,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从全员协同、全过程指导、全方位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增强理工科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精神的新途径,力争构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创新创业育人共同体,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建设高水平大学及重点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