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建构方法三则
作者:
作者单位:

(1. 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江苏苏州 215300;2. 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 21530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自制教具对中学生物学高质量课堂构建的研究”,课题批准号:Sjh0099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由常规教学效果可知,人体的血液循环知识抽象而难以理解,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使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建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进行操作与演示,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模型的制作,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促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陆晓金,费晓艳.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建构方法三则[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3,40(3):78-8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3-14
  • 出版日期: